1)第404章 统计学,经邦治世之学!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云逍将十几人,分成若干小组。

  让他们分别去往南京六部、国子监、苏州府署等处,通过查阅案卷找数据、实地调查等方法,对江南生员的方方面面,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统计。

  云逍一再强调,绝不能凭空臆想,或是推测、估算,而是要用实证来说话。

  众人都是兴致勃勃,欣然接受分配给各自的任务,然后各自开始行动起来。

  就连薛国观、张国维等人,也都忍不住想要亲自参与其中,却被云逍阻止,几人只得悻悻作罢。

  “云真人既然已经知晓,江南生员问题带来的巨大祸患,也清楚问题之根源,却为何还要让他们去调查?”

  对于云逍的安排,薛国观十分困惑。

  云逍反问道:“要想彻底解决问题,就必须从根源上着手。薛阁老仔细想想,导致生员过剩的问题,根源出在哪里?”

  薛国观等人仔细想了想,随后神色全都变了。

  “江南生员问题的根源,在于科举和选官制度!”

  “云真人的意思是,要革除科举,革新选官制度?”

  薛国观满脸骇然,连声音都变了腔调。

  育材造士,为国之本。

  从古至今,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官吏选拔和管理。

  科举制度起于隋唐,盛于宋,一直持续至今。

  要想改变这一制度,谈何容易?

  这等于是把一座大厦的根基给挖了重建一样。

  别说是云真人,就是皇帝想动科举,都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科举就是个雷池,触之即死。

  如果真的这么做,自身会身败名裂且不说,还会导致国家动荡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“薛阁老误会了,我只是想革新科举和选官制度,却绝对没有想要全盘否定的意思。”

  云逍当然没有想过,要把科举一棒子打死。

  为国家抡才,科举本身,肯定是没有问题的。

  问题出在科举的内容、形式,以及“苦读—应考—入仕”的士人读书做官的模式。

  况且云逍现在,也没打算立即向科举动手。

  只不过借江南生员的问题,来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,为以后的改革做准备。

  “生员过剩,引发党祸,进而消耗国力,致使大明又亡国之危。”

  “这一点,我知你知,并对此深信不疑。可皇帝和朝中的大臣们不知道,生员以及士绅们不知道。”

  “只有让他们亲身参与,切身感受才最为强烈。同时调查出来的数字越详实,也越有说服力。”

  “如此一来,就能说服更多的人,一起合力推动解决问题。”

  云逍当然清楚改革家是个什么下场,他可不想步商鞅、王安石的后尘。

  这次在江南,光是一个催缴拖欠钱粮赋税,就让江南士绅们炸毛了。

  这要是大张旗鼓地改革科举,要还不跟挖了天下读书人祖坟一样?

  因此得徐徐图之。

  首先要改变人们的价值观。

  然后说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