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90章 李斯以为,大仁不仁,魏国当速下!_大秦摄政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好!”

  微微点头,秦王政开口,道:“赵高,将中原河渠图抬上来。”

  “诺。”

  点头答应一声,一刻钟后,赵高与三个内侍,将绘制有河中原渠的羊皮地图抬来。

  然后,带着内侍退去。

  这个时候,郑国走上前去,取了丈杆,指着地图,道:“此乃中原河渠图。”

  “诸位,大河东去,鸿沟南下经大梁城外,距离很近,几乎是大梁天然的护城河!”

  “当初魏王修建大梁,以其为都,便是看重这一点,只不过,惠文王夺取河西之地,从此大河由界河便为内河,魏地尽为鱼肉。”

  “就算是如此,大河以及鸿沟依旧是大梁不二的屏障!”

  说到这里,郑国抿了一口茶水,手中丈杆落在鸿沟上,道:“若我大秦当真要引水攻大梁,水口不在大河,而在鸿沟。”

  “只有在鸿沟决水,才能一战而下大梁,同时又能保证不会损失惨重,让魏地化为泽国!”

  “老臣曾经去过鸿沟,想要以水淹大梁,鸿沟水量不足,只有从接近大河的上端开口补水,方能成其势。”

  说到这里,郑国话锋一转,道:“当年信陵君说的荥口决水,便是此意。”

  这个时候,尉缭开口询问,朝着郑国请教,道:“敢问治粟内史,鸿沟通河,为何水量不大?”

  闻言,郑国叹息一声,方才开口,道:“鸿沟年久失修,淤泥遍布,诸国连年大战,无力顾及,是故,鸿沟虽然联通大河,水势却小。”

  此话一出,秦王政脸上浮现一抹笑容,朝着郑国,道:“治粟内史,若是水淹大梁,是不是可以借机重修鸿沟?”

  这一刻,郑国也是察觉到了秦王政的意图,手中丈杆落在大梁以南,道:“王上,一旦鸿沟决水,水淹大梁以后,大梁以南自成干渠,重修鸿沟并非难事!”

  郑国点头,秦王政有些心动,他是王,在乎的不光是战争的,也在乎民生。

  郑国渠的修通,滋养三百里秦川,这让秦王政尝到了甜头,如今水淹大梁,又能重修鸿沟,他自然心动。

  “这只是一种理想的说法,水淹之法,人力难控,倒是大河水滔滔,漫天而来.......”

  这一刻,王绾依旧是反对,他作为丞相,与郑国这等水工,与尉缭这中武夫,关注点不同。

  郑国立足为水,尉缭为了赢得战争,而王绾在乎接手一个完整的魏地,而不是残破的魏地。

  对于王绾的反对,秦王政没有在意,他心里清楚,王绾也是为了大秦好。

  压下心中的偏向,秦王政朝着李斯,道:“长史,你的看法是?”

  闻言,李斯抿了一口茶水,在心头组织了一下言辞,道:“国尉,治粟内史,丞相,少将军所言,各有各的道理。”

  “他们的担忧都是对的!”

  “但是,王上,当今天下,我大秦只是歼灭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